充电桩相关企业看过来,如何做品牌出海能发展好海外市场|聚量数说|ShuShuoTK
前两年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聚币海外,“充
电桩”位列新型基础设施七大领域,充电桩市场关注度便大幅提升,特来电、简单充、润诚达、闪开等多家企业连续获得融资聚币海外。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也宣布启动新一轮规模充电桩投资计划,华为、宁德时代等巨头也加速入场,有了经验就一定有教训,所以这一期最后为大家准备的是充电桩安装企业做品牌出海的注意事项。
为什么在充电桩安装这个行业,也会一直提到品牌出海的概念,相信今天看了ShuShuoTK小李为你准备的内容就明白了聚币海外。
1、国内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聚币海外,充电桩迎来“风口”
充电桩入选“新基建”,不止是刺激国家经济的一部分聚币海外。充电桩建设、运营与服务作为行业前端,是重点争夺的领域,目前已吸引八类参与者入局。除了专注充电桩的创业企业,也包括汽车主机厂、汽车后市场、出行企业等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也包括国家电网巨头、石油巨头,以及提供充电桩建设的物业资源方,和以纯线上为主的互联网平台。从这个信号中我们可以看出,未来国内市场竞争会非常激烈,但是如果在此时选择进军海外市场,不仅不需要内卷,还抢占了国外市场先机。此时不下手,更待何时?
2、充电桩运营和服务集中度较高
充电桩运营和充电平台市场集中度已相对较高聚币海外。截止到2020年3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共有8家,这8家运营商占总量的88.8%。其中特来电运营15.3万台、星星充电运营13.0万台、国家电网运营8.8万台。2019年,我国公共充电桩累计充电量69.63 亿 kWh,特来电、星星充电两家占比超过40%,特来电充电量增长2倍,星星充电充电量增长超过3倍。由此可见,国内市场这个时候已经不再适合再投入大量精力,否则只会造成行业需求度饱和,对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利,早点走出国内,拓展海外市场已经是既定事实。
展开全文
因为风口的出现,让很多企业看到了机会,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超8成的充电桩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之内,而仅仅2019年一年,新增的充电桩相关企业数量超过2.2万家,几乎是2015年的5倍聚币海外。如此内卷的中国,开拓海外市场何乐而不为呢。这几期关于充电桩安装企业出海的文章就更新到这里了,喜欢的可以给小李点个关注,我们是聚量数说,是一家领先的大数据应用和Al智能商业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专业做品牌出海、TK内容输出和海外社媒代运营等业务,还想看什么内容欢迎给我留言哦,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评论